昨天看到這篇:用小學生數學解釋:為何台灣 GDP 成長,大學生起薪卻降低?
竟然需要登入, 還講得很有道理似的 XDD
可能因此裡面的留言都寫得蠻豐富,看得也是很累..
文中提到目前台灣企業的獲利能力不足, 以及後人就是該死的原罪關係
也許應該把擁有較多資源這件事轉為流動性
每個人只要有參與競爭力活動, 都至少保有基本生活資源
若想得到更多生活資源, 可選擇與目前持有較多資源的企業一起成長
或創造新的價值, 形成相對強勢的競爭力來爭取資源
每個人包含企業, 在競爭力不足時就要逐漸讓出先前爭取的資源, 直到回歸原點
讓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加強成長, 人力也會因為資源調整再度流動
其中也不是沒有累積, 人的內在價值與心靈成長
以及歷史定位, 都是體制拿不走的
所以, 除非浪費生命, 沒有人會因為留不下資源而拒絕成長
以上, 似乎與現實蠻接近, 就差在資源流動性
但現有機制的資源就不會流動嗎?
應該就是靠革命了
只是人的生命有限, 不一定剛好遇到, 有機會就是先搶在說
革命歷史也不斷循環
似乎可以看一下: "反脆弱"
不過後來想想,當某一群人已經爭取到較多資源
他會不會反過來利用這些資源,搶走其他人的競爭力
或是根本就以阻止他人發展來取得相對優勢
最後還是回到人性了~嘖嘖